大家好,关于世纪算命网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,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怎么判断客家人的知识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!
本文目录
怎么判断客家人名人自律从习俗上分辨
客家礼仪,习俗
(一)传统婚嫁习俗
说媒过去客家男女青年,十六岁以后就可托媒人说媒,介绍婚事。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说,也有女家请媒人先访男家的。
看妹子男女两家通过央媒说合,如双方都有意,就约定时间“看妹子”。
写庚帖双方同意后,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。回去后,各请算命先生来“合八字”。如八字合得来,不会相冲相克,就写出庚贴(俗名婚单),各置于香案之上,如三天内无不祥之兆,这门亲事就定下来(如八字不合,男方要把女的庚贴送还女家)。
编红单也称“开红婚帖”,或叫讲财礼。由男方父母,宗亲和媒人一起到女家,将男方要送给女家的财礼开具出来。红单中有的还要写上回婿礼品,如帽、银花、衣服、鞋、袜等。开红单过程中,双方会讨价还价,最后协商敲定。红单开完后,男女双方还要交换信物如戒指、手帕等。最后男方来人在女家吃完中饭回去。
定亲也叫“大扎”,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确定下来。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,送去猪头、鱼、肉等,女方父母、哥嫂、叔伯、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。吃完中饭后,女孩子要出来见面,称男家父母为爸妈,两家父母相互称亲家、亲家母。
看家方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,时间有的在“大扎”前,有的在“大扎”后,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亲外,姑嫂、姐妹等都要去,大大小小十几人,不带礼品,就是带一点,男家也不敢接。
送日子婚事定下以后,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择定过门日子,包括新娘出门的日子、时辰,到男家后归门的时辰,此外女方裁红衣、男方铺床的日子也要同时择定。
送菜和抬嫁妆新娘过门前一、二天,男家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、肉、禽、面条等物,由十多人送到女家,回来时就把妆奁、家俱等带回男家。
迎亲也叫接亲或过门。婚期前一天,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亲,有鼓手乐队,有放鞭炮的,有抬花轿的,有烧香的(要到女方的祠堂、庙宇、社公烧香),一个挑担的,一头挑带路鸡(一公一母),另一头是酒和松明,一个女的要带上新娘穿的衣服,还有扛木箧的二人,要扛去鱼、肉、酒、糕饼、香烟、鞭炮、蜡烛等物,媒人也要去,新郎有的去,有的不去,如新郎同去,新郎也要做轿,放鞭炮的是男方的全权代表,随带红包一、二十个。
接亲的人到女家后,先吃点心,然后由女家二人带着到祠堂烧香敬祖。女家在中午或晚上,要设宴请客。
新娘动身一般是在半夜子时或卯时,越走天越亮,象征走向光明,再是晚上出门,也不会碰到抬棺材等不吉利的事。迎亲队伍前面是打灯笼的,接着是吹鼓手,花轿在中间,后面是接亲的人。
新娘到达男家,如还不到所规定的入门时辰,就要在大门口坪上或在门外旁边房子等候。入门一般是早上七、八点或八、九点,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。到了入门时辰,新娘要踢轿门,由男方的伴娘将新娘牵出轿,然后在大门口“过火堆”,新娘从用杉树枝烧起的火堆上跨过,才进大门。
拜堂新娘在鼓乐声中进到大厅以后,就开始拜堂。大厅摆设香案,东边站父母、长辈,西边站外戚,北边站房亲,南边站小辈。拜堂前,外家要给新郎挂红,用五尺长的红布披在新郎身上。
口念:“手拿幡红五尺长,一心拿来扮新郎,扮得新郎生贵子,早生贵子中个状元郎。”拜堂时,新郎站左,新娘站右,由礼生叫:一拜天地,二拜祖先,三拜高堂,四夫妻对拜。
最后是亲戚见面,要给新娘红包。拜堂毕,伴娘用红罗将新娘牵进新房,新郎新娘在鞭炮声中从房门口向大厅撒喜糖。然后新郎新娘吃交杯酒。伴娘用托盘捧上一只鸡,边端酒边讲:“团团圆圆,壁合珠联”,“观音送子,早生贵子”;“夫妻和好,白头到老”。(此礼仪在梅州地区亦已不常见,被现代婚礼模式取代)
中午办酒席,吃婚宴,用高声地炮邀客,每半小时放一次,酒席开始入席时放三响。接着由礼生报名单,一桌二个上席,按辈份和亲疏,先安排上席就坐,然后其他人随便入席。男女宾客分开就席,新郎新娘要到席上敬酒。
闹房闹房一种在大厅闹,一种在新房闹,也有先在大厅闹,后到新房闹。闹房期间,鞭炮隔几分钟放一次,一直闹到午夜方停。
回门也叫“转门”。一般是婚后第三天或第五天,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等女眷来请新郎新娘一起去做客,媒人及新郎姐妹也同去,共7-14人,吃罢午宴,当天回来。
送满月结婚后一个月,新娘娘家要来送满月,同时送来小鸡、蔬菜、种子、谷种、豆子等,示意五谷丰登,财丁兴旺。
(二)传统喜庆习俗
1.诞生礼仪
标志着一个人出生的庆贺和祝福,是人生中的开端礼仪。
催生出嫁女儿怀孕快分娩时,一般是婴儿出生前一、二十天,娘家要带着鸡、鸡蛋、面条、粉干等来到女儿家“催生”,有预祝平安出生之意。如母亲已不在,则由嫂子去催生,中午要设宴招待。
小孩出生后,女婿要带着鸡、蛋、米酒(有的带几十斤)到岳家去报喜,外婆家要请客,至亲友好都会来参加,以表示祝贺。外公、外婆会回赠鸡和红蛋。
做三朝小孩出生三天,要做“三朝”。先给小孩洗澡,请接生婆吃饭。外婆会送来大公鸡、鸡蛋、面条、糯米粉等。要做“三朝酒”,宴请外婆及亲房。有些地方还要给至亲亲友送红蛋,亲友在满月前会回送鸡、鸡蛋、面条等物。
做满月婴儿出生一个月,要做“满月”,外婆会送来大公鸡(很多地方送大阉鸡)、鸡蛋,还会送来婴儿穿用的衣服、小被、帽子、项圈、风衣、裙、银手镯和背带等,舅舅、舅母、姨姨等女家亲戚,一般都送小母鸡、鸡蛋、衣服、布料等,姑姑、叔伯等男家亲房也会来庆贺。
一百天小孩出生100天,也要庆贺。这一天,外公和女家的伯叔会拿公鸡来庆贺,其他亲属一般都要给婴孩送红包。
做周岁孩子出生一周岁,要做“周”,庆贺孩子“得周”。周岁比满月更为隆重,来庆贺的客人也更多。
2.成年礼仪
客家的成年礼仪分男、女两种,男子的成年礼仪叫做“冠礼”,女子的成年礼仪叫做“笄礼”。(现在好像已经无此礼仪,至少在我所在地(世界客都——梅州)没有了)
3.寿诞礼仪
做生日客家人与各地的习俗一样,每年做一次小生日,十年做一次大生日,但以做大生日较为普遍。从十岁“启十”起,一直做到四十或五十岁,到了六十以上,可称为祝寿。做生日要吃寿面和荷包蛋,示意长寿百岁。(此习俗亦已简化,只做大寿:六十岁以上)
祝寿祝寿时,出嫁的女儿要送来大公鸡,还要送寿衣、寿帽、寿饼、寿鞋、寿袜,从头到脚一整套,父亲做寿,同时也要给母亲送上一整套,此外还要送来寿轴、喜炮、寿烛、公鸡以及寿桃、寿面、寿饼、寿酒、寿肉等。其他人来祝寿,一般亲友送寿幛、寿联,或者再加上送礼金。
不少地方,七十岁以上高龄、子孙多、家境较好的老人祝寿,要举行拜寿仪式。
客家人生日和祝寿,是知情人自行送礼,上门祝贺,先贺后请;除内亲、至交有发请贴外,不贺不请。
4.建房迁新居
客家人把建房和乔迁新居亦视为重大喜庆之一,要进行隆重庆贺。
建房时,房屋定位,房门定向都要请堪舆先生测定,竖柱上梁时,要张灯结彩,贴红联。新房建成后,要在入宅的前一天晚上,进行“驱邪”、“除煞”,然后才能迁入居住。
迁入新居时,要随带灯笼(或油灯)、火笼、秤等进屋,还要带一窝小鸡,蒸一甑饭捧进新屋,以示新丁兴旺,喜气盈庭。迁新居要办“入宅酒”,宴请亲友和建屋工匠及帮工等。菜肴中要有韭菜、豆腐、猪肠、猪血和米糕等,示意长长久久,发财高升。
(三)客家酒俗
客家人十分好客,每当亲朋戚友到来,他们都喜欢以家酿米酒相待,这种米酒又称“水酒”,如是初开坛提取的酒,称之为“酒娘”。这种“酒娘”好喝,度数虽然不高,但后劲大,容易醉人。他们在喝酒时,很注意礼节。
客家人喜欢使用四方桌,俗称“八仙桌”,一种可供八个人同坐的木头桌。上座时,他们很重视席位的安排,一般按亲朋戚友的尊卑入席就坐。宴席间的大小位,是这样安排的,如正厅只排有一张桌子,这时以面对大门的左侧为首位,右侧为第二位。然后从左到右,穿插论序,面对正厅的右侧为最小。如果安排二张桌子,这时候以左边桌位为大,右边为小,席位大小也是穿插而行。如果安排三桌,称之为“一品席”,这种情况,以首席为尊。如果安排五桌,一般要排成“梅花席”。
宴席间第一回斟酒(亦称筛酒),是按尊卑长幼次序先后斟酒,最后再给自己斟酒。酒斟好后,酒壶嘴不能对客人,要对着自己,否则就是失礼。敬酒时,敬酒者要站起来,左手摁胸(表示尊敬和诚意),右手举杯讲几句祝颂的吉祥语,并且要先喝表示敬意。有人迟到,视不同情况罚酒1-3杯,妇女半杯。如中途退席,要喝1-3杯,才能离席。
客家人喝酒时,为了增添酒兴和热闹气氛,在各种宴会场合,或俗、或雅、或简、或繁,都有猜拳助兴的习俗。猜拳时还有一些规则,比如出三时,不能拇指、中指、食指一起出。出一时,大拇指要侧向,不能往上翘。出二时,如使用大拇指、食指表示,出手时要侧向,不能象灯驳壳枪一样食指指向对方,以表示礼貌。
客家人酒令,具有丰富的知识性。猜拳的数字从零到拾,如猜中双方所出的手指合计数,即为胜方。如双方同时猜中或均未猜中,也有采取“四字式”叫法,比如猜“一”时叫“一品高升”;猜“二”时,叫“两家和好”;猜“三”时叫“三星高照”;猜“四”时叫“四季发财”;猜“五”时叫“五子登科”;猜“六”时叫“六六顺心”;猜“七”时叫“七巧成图”;猜“八”时叫“八仙庆寿”;猜“九”时叫“九久长长”;猜“十”时叫“十全十美”。所以喊的就是吉祥语。
喝酒猜拳时,一般以三杯酒为一组,输拳者喝酒,三杯酒喝完就算过关。如余兴未了,可再来一组或几组。如需请人代拳、代酒,应和对方协商,,征得对方同意才行。除了猜拳斗酒外,还有出手指点数字斗酒,做法是席间指定一人为首,按大家所出手指的总数,算到谁,谁就得喝一杯,例如大家所出手指是六,从为首者算起,到第六位即为喝酒者。另外也有“转汤匙”斗酒的,桌中摆一个汤匙,由一人旋转汤匙,待汤匙停止转动时,汤匙柄指向谁,谁就得喝一杯。除外还有“猜单双”斗酒的,在手心中任意放入一枚或两枚硬币,让别人猜单、双,输者喝酒。
客家人酒令花样多,有文化的人还喜欢“字词令”(包括地方特产令、农谚令等)、“诗词令”,此外还有“通令”(多是别出心裁,涉及意趣,令人忍俊不禁。),包括猜谜等。客家人喜欢通过酒规酒令、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游戏,增添酒兴,消除寂寞困倦,直至尽欢尽醉。
(以上资料参考互联网)
值得一提的是,以上习俗礼仪都是传统礼仪,现在有些礼仪已经简化,甚至不再举行
(四)客家人好客多礼
客家人不但好客而且多礼,在狭窄的路上相遇,会主动让路,年轻的让年老的,男的让女的,大人让小孩,空手的让挑担的,挑轻担的会让挑重担的,挑重担的会让给扛抬的,相互礼让是客家人的美德。
人与人相遇,会打招呼,并相互问好,即使是陌生人,也会以亲人称呼对方,比如遇到与自己年纪相似的人,男的称之谓“老拨”(“拨”是方言,是哥哥的意思)女的则称之谓“大嫂”、“大姐”。如果对方年龄比自己大,男的一般称之谓“大伯”,女的称之谓“婶婆”,如果对方年龄比自己小,则称之谓“老弟”、“老妹”。对开店经商者,男的称之谓“老板”,女的称之谓“老板娘”或“老板嫂”。对工艺人一般都称之谓“师傅”,对医师则称之谓“医生”。小孩称与自己父母年纪相似者谓“伯伯”、“叔叔”、“阿姨”,如果和自己爷爷、奶奶年纪相似者,则称之谓“老爷爷”、“老奶奶”。
客家人很注意人际往来的礼节。“上家过来下家客”,也就是说,上家人到下家来,就会被当作客人一样对待。亲戚朋友之间,每遇喜庆,都会登门相贺。客家人一向热情好客,注重礼节。凡是宴请或吃便饭,都有一定的礼节,如按辈分入席,男女不同席。筵席中来客,依次是首席舅公太(曾祖母外家),其次是舅公(祖母外家),再次为舅父(母亲外家),民间称之为“三代亲”。城里男家结婚宴请时,首席为舅父,其次为舅公太再次为舅公。若首席不到一般不开筵,如果是因故或对主人有成见,不愿到席,主人应把席位留下,让它空着,方可开筵。除“三代亲”为上宾外,姻亲次之,亲属同族则以辈份及年龄分次入座。朋友可以左右随便入座。如果是建房上梁请客的,其首席应是工匠和地理先生,其次为上述的“三代亲”,席次由宴请的主人安排,迟到的要饮酒表示歉意,中途离席要向主人说明原因,并向同席者表示歉意,宴席中间,主人来谢客敬酒时,客人要起立表示礼貌。
平时,如逢客人来到,主人会很有礼貌地打招呼,并请客人进屋坐,同时以烟茶相待。无论是城里或乡下的客家人,屋里都建有小浴室并配备有浴盆,客人来到后,女主人会客气地烧一大锅开水,用水桶装着,拿进浴室,同时还会提进一桶冷水,让沐浴者对渗着洗,使水温不会过热或过冷。让客人痛痛快快地洗个澡,消除旅途的疲劳。“一家来客,四邻接待”这是山村客家人的风俗。无论是谁家来客,左右邻居一般都会炒煮几碟菜肴,温热一壶糯米酒,端到来客人的邻居家里,摆上餐桌,并亲为来客斟上一碗酒,请客人品尝自己的家酿和自己烹调的的菜肴。即使邻里之间曾发生过口角,也会不计旧时怨恨,照样提着酒壶端着菜肴,到邻居家款待客人,这样一来,邻里之间便会和好如初。
如逢年节,亲友之间都会互相拜年,拜年时往往会包一个红包,并且带一包如冰糖、红糖等之类的食品做为礼物,主人必定会留客人饮酒并佐以各种腊味,在和亲戚朋友饮酒时,主人会夹一块鸡肉或鸭肉放进客人的碗里(每头鸡、鸭一般切成9至11块),另加二个圆蛋,以示敬重,如果是稀客,要以鸡腿或鸭腿相待。客人回家时,主人会把红包(另添点钱)及礼物退回,表示敬重。客人辞别时,主人应让客人先行,如客人年老体弱,出门时主人会小心搀扶,或让小辈送他(她)归回家中。
(五):传统岁时习俗
过年“百节年为首”,客家人与全国全省多数地方一样,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。人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。九、十月开始晒番薯片、米糕片供过年油炸和炒食。“冬至”一到,开始蒸酒。年近三十日,家家户户要蒸糖糕、做米果、杀猪、做豆腐、宰鸡等,欢欢喜喜迎接新年到来。
祭灶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,二十三日晚后要把灶台刷干净,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,三十日晨把新像贴上,一送一迎,都要摆置酒肉、糖果、甘蔗、米果等,在灶前烧香、点烛、放纸炮。
入年界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,入“年界”,加紧准备过年,外出的人都要赶回家过年。入年界限后,要教育小孩不能相骂,不能讲不吉利的话。在入年界前后,要择定吉日在屋内扫尘,打扫卫生。要清洗厨桌板凳,洗晒被褥蚊帐,干干净净过年。
过大年大年三十,也就是除夕,是过年气氛最为热烈、最为欢乐愉快的一日。这天上午,家家户户要拜菩萨、敬神。大年三十,各家厅堂要挂起祖宗画像,在大门口贴上鲜红春联,谷仓门上、禽畜栏前、家俱床铺以及水缸边都要贴上红纸条,叫做“封岁”,也叫“上红”。大人小孩都要洗澡,穿上新衣,干干净净过年。各家厅堂还要陈设供桌,布置香案,摆起鸡、鱼、肉、果品等,敬奉祖先。
除夕晚上,吃团圆饭,菜肴丰盛。桌上要多放几副碗筷,以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。饭前,要先给祖先筛酒,将酒洒地,然后开始吃饭。席间,老人小孩吃鸡腿,以示尊老敬幼。
守岁吃罢团圆饭,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,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。晚上要守岁,辞旧岁,迎新春,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,叫“点岁火”,有些地方牛栏、猪舍也要点上灯。家长要给小孩发压岁钱,有些地方还要给老人压岁钱。
开大门正月初一按《通书》规定的吉利时辰开大门,顿时鞭炮声此起彼伏,响彻云霄。
拜年正月初一早上吃素。饭后人们相互拜年以吉利话相颂。小孩们穿着新衣,欢乐嘻戏,有的争向年长者拜年:“公公叔叔家发财,糖子饼果拿给涯(我)。”
正月初二,走亲戚拜年。特别是新婚女婿(岳家会用书贴来请)要去岳父母家中拜年。一般小俩口一起去,也有只女婿一人去;有的当天回来,也有住五、六天的。去时要带小母鸡、米果、糖果和香烛、鞭炮等,到时要在岳家祖先灵前烧香、点烛、放鞭炮。中午岳家请客,女婿要喝醉,不醉不热情。
吃岁饭初三早上吃“岁饭”(有的年前廿九日晚上蒸好,有的正月初二晚上蒸好),饭上插上筷子,家中有几个人就插几双,再插上一根带叶树枝,有的还要放上桔、柚等水果。吃岁饭前先要把饭摆在“当天”神位上,供奉天神和祖先。吃岁饭要准备很多菜,有鸡有肉,与大年三十吃团圆饭差不多。初三不能杀生,鸡要在初二杀好或过年时留下。
出年界正月初五,出年界。厅堂的祖宗画像要收起,纸门帘要取下烧掉,外出做工干活的就可以启程了。
元宵节正月十五日元宵节,又叫“上元节”,家家户户要筹办菜肴,喝酒过年。要闹元宵,新春游乐活动到达高潮。
从过年开始到正月十五,各地游乐活动不断,以游龙灯、舞狮为多,有的从正月初一、二起开始活动。龙灯和狮队来到前,会预先发贴,来后要给他们送红包、吃点心。龙灯、狮队等除到各家各户表演外,还要到村中各庙宇和祠堂向神灵及祖先拜年。逢到春节后的第一个墟期,各路龙灯、船灯、狮灯等都要到集上表演,叫做“开墟”。春节到元宵期间,各地还有以下一些游乐活动:
送春牛一般在年初一,由三、五人组成一个小队,向各户送春牛图,有吹唢呐的,打小鼓的,敲小钹的,在每家门口吹打,送上“恭贺新禧”红贴,主人会给红包。
稻草龙一截一截,插满香火,由小孩抬着到各户灶前和猪舍牛栏去舞,祝贺合家平安、六畜兴旺,各户要给红包,小孩得欢乐,主人求吉利。
蝙蝠灯也由小孩逐户去舞,“火龙进屋,要你蜡烛”,“恭喜发财,买田建屋”,蝙蝠灯不收红包,只要蜡烛。
船灯灯状似船,在陆地表演游唱。春节前排练,锣鼓队,奏十番配合。到村以后,吃罢点心,在开阔场地表演,由船夫、艘婆唱“十月怀胎”、“十二月古人”、“瓜子仁”、“一枝花”等曲调,艘公只管划船不唱曲。晚上要在祠堂“开天官”,唱“天官赐福”等,最后喝酒吃饭。
狮灯有傩人出场,一个狮头,一个狮尾,一个孙猴子,一个沙和尚,还有锣鼓队。狮、猴、沙和尚演唱完后,要进行武术表演,打拳、舞刀、耍棍、跳桌。狮队过年前要请师傅教练武术。
春分二月春分,开始扫墓祭祖,也叫“春祭”。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,杀猪、宰羊,请鼓手吹奏,由礼生念祭文,带引行三献礼。春分扫墓开始时,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,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,规模很大,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。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,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,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。大部分客家地区春季祭祖扫墓,都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,最迟清明要扫完。各地有一种说法,谓清明后墓门就关闭,祖先英灵就受用不到了。
清明三月清明,祭拜祖先。客家地区除大部分是春分扫墓祭祖外,也有一些地方是清明扫墓的。清明节这一天,也有一些地方要祭路旁土地伯公等神坛的。
端午节五月初五为端午节,家家户户买肉、杀鸭、包粽子、做米果过节。端午是个大节,许多地方在外面做工的都会回家过节。
中元节客家地区多以七月十五为“鬼节”。有些地方都要提早一天过节,谓“七月十四人过节,七月十五鬼过节”。
有些地方,客家也在七月半祭祖。
中秋节八月十五中秋节,俗称“八月节”,也是个大节。吃月饼,赏月,庆团圆。各家各户要置办酒菜,买猪肉、宰鸡鸭、做米果过节。中秋晚上,家人团聚过节,饭后吃月饼赏月。
重阳节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,也叫重九节,俗称“九月节”,是年尾大节,有“过了重阳无大节”之说,出门的人很多都要赶回家过节。这一天,很多地方人们要带着小孩登高爬山,有的在高山上放风筝,谓可避邪、避瘟疫。很多老人都说,此俗系祖先从北方中原带来,代代相传至今。这一天,有些老人和妇女则上山到庵庙烧香拜佛。
冬至冬至在农历十一月,也叫“过冬年”。过冬至要吃猪肉、牛肉,做米果、煮汤丸,有钱人要吃鹿茸、人参补冬。
1.鲁迅生于1881年9月25日,出生于绍兴城内都昌坊口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。鲁迅原名周树人,英年早逝,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、思想家和革命家。
鲁迅自幼聪颖勤奋,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的一所著名的私塾,鲁迅十二岁时到三味书屋跟随寿镜吾老师学习,在那里攻读诗书近五年。鲁迅的坐位,在书房的东北角,他使用的是一张硬木书桌。现在这张木桌还放在鲁迅纪念馆里。
鲁迅十三岁时,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,父亲长期患病,家里越来越穷,他经常到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,然后再在药店给父亲买药。有一次,父亲病重,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,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。老师看到他迟到了,就生气地说:“十几岁的学生,还睡懒觉,上课迟到。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。”
鲁迅听了,点点头,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,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。
第二天,他早早来到学校,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“早”字,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:以后一定要早起,不能再迟到了。
以后的日子里,父亲的病更重了,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,然后到药店去买药,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。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,料理好家里的事情,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,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。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,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。
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,每当他气喘吁吁地准时跑进私塾,看到课桌上的“早”字,他都会觉得开心,心想:“我又一次战胜了困难,又一次实现了自己的诺言。我一定加倍努力,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。”
后来父亲去世了,鲁迅继续在三味书屋读书,私塾里的寿镜吾老师,是一位方正、质朴和博学的人。老师的为人和治学精神,那个曾经让鲁迅留下深刻记忆的三味书屋和那个刻着“早”字的课桌,一直激励着鲁迅在人生路上的继续前进。
鲁迅十七岁时从三味书屋毕业,十八岁那年考入免费的江南水师学堂;后来又公费到日本留学,学习西医。1906年鲁迅又放弃了医学,开始从事文学创作,先后在北京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等学校教过课,成为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。鲁迅是中国文坛的一位巨人,他的著作全部收入《鲁迅全集》,被译成五十多种文字广泛地在世界上传播
2.口述历史:张学良
细说身世
我们家本来姓李,不姓张。我们是大城人,原籍河北大城县。
一九九零年三月,著名史学家唐德刚教授在台北采访张学良时,张将军追溯了张家的渊源。
“那后来怎么改姓张了呢?”唐教授问道。
是这么回事,是张家的姑娘嫁到了李家,可是姓张的家里没有男孩子了,怎么办呢,就把我们李姓的男孩子抱了一个给张家,就这样姓了张。
后来,我把我们李姓的祖宗都找到了。我曾跟我父亲说。现在我们李家已没有人了,你干脆把我再过继过去吧,我父亲听后还连连说“好”,可实际上也没有再去做。 [
我降生的地名叫八角台,我实际上不是在地上降生的,我是在车上生的。你看,我的头上都有疤,就是在逃难的车上碰的。我小时候有病,身体很不好,还吐过血。那时我母亲又有病,没有奶吃,她就把那高粱米饭嚼碎了喂我。我没想到我还能活这么大岁数。
我原来不叫小六子,叫双喜,这个名字有点来历。
三岁那年,算命瞎子说我命太硬,克父母,必须到庙里许愿,做佛门弟子,才能消祸免灾。 [
母亲于是把我许到庙里去当跳墙和尚。什么叫跳墙和尚?就是许到这个庙里当和尚,然后再跳墙跑掉。
因为当了和尚,我就不叫双喜了,就把双喜做了个纸人放在庙里,我本人踏着一个板凳跳墙跑了。纸人的双喜就放在了庙里,这样我的名字就没有了。出庙时听到有人头一声喊什么,我的名字就叫什么,结果头一声听人喊一个小孩子叫小六子。我说笑话,那时如果有人喊王八蛋,那我的小名就叫王八蛋了。
我四五岁时,父亲归朱子桥管,已当上管带了,统领二百多人马,驻防在新民府,训练士兵。我是在新民府长大的。新民府离奉天一百二十里地,那里驻有日本兵。有一回,当兵的去玩妓女,双方打起来了,我父亲的兵被日本人打死了两个,父亲火了,非叫凶手偿命不可。那时由官府办案,一个兵给赔了五百两银子。父亲更火了,过了三天,父亲派人打死了三个日本人,一人赔了五百两银子。他说,我拿一千五百两银子不就完事了嘛牎这事闹得很厉害。
不久,上头就把父亲调到辽源驻防,我原配就是那儿的人。在辽源,父亲给我请了个英文教师。这个人我现在很想念他,我到他那儿去念英文,先生对我很客气。你说这个英文怎么念吧,他是广东人,他老人家说广东国语,教我念英文nine(九),就发音念作“狗”。那时候念英文,旁边并没有中国字注解,那我以为就是“狗”了。后来又念dog,他说这是“犬”,我脑子想,这“犬”与“狗”有什么区别呢?我就想,nine可能是大狗。后来,慢慢地出现ninedogs,哎,它们两口子怎么堆到一块儿去了?后来才知道nine是“九”。我这就是说,先生对我这样的客气,我有许多是自悟,也不能说是自修。
我小时候是有点儿小聪明,也非常调皮。那时念书,我们共三个人,一个表弟,还有一个堂弟,我们就抓着苍蝇放在一个瓶子里,把粉笔碾成粉末,各人有不同的颜色,我是红的,你是蓝的,他是白的,苍蝇就在粉末里扑棱棱,满身是颜色。搞完之后,这就是我的兵了,看谁比谁抓得多。上课时,苍蝇坏透了,我们的老师是近视眼,坐在那儿看书,苍蝇飞来就落在他书上。他说,噢,这苍蝇怎么是红的,而且这红苍蝇还扑扑地弹下不少粉末,这是怎么回事?我们看见了这情景,都偷偷地笑,老师猜想一定是我们干的,后来就翻我们抽屉,把苍蝇都翻出来了,第二天就打手板。
白老师教了我近两年,他就跟我父亲说,你不要让你儿子念书了,他总不是一个念书的人,他要干什么,你就让他干什么好了。
翩翩少帅
那时,我们住的地方叫新民府,当时铁路就修到这里,还没有修到省府,新民府离省城还有一百二十里地,所以那时新民府很发达。
记得住在新民府时,有一次,人家过年送礼,抬来一大盒子香蕉,是青香蕉,大家说,这是啥玩艺儿?有明白的人说这是洋茄子。那怎么吃呢?煮着吃,不行,不行,煮着也不好吃,太涩。有的说生吃,蘸着酱油凉拌吃,结果,凉拌也不好吃。
随着父亲的飞黄腾达,我搬进了奉天的大帅府。当我站在帅府门前时,不由得惊呆了:大门对面立着一座大照壁;外门两侧墩放着石雕抱鼓石,前有一对威风凛凛的石狮雕像;青石垫铺的门阶,宽敞整洁;滚圆高耸的廊柱,威严壮观;而遮阳生阴的青瓦屋檐,朱漆雕花的镂空柱子,又平添一股灵细的秀美。
“啊,好气派牎”这不跟画上的那些王公贵族之家一模一样吗?
大帅府的三少爷学曾最爱逗蛐蛐。有一次,他差孙大虎出府帮他去捉。不料,大虎与大西关税捐局周局长的公子发生争斗,双方一场恶战,大虎被周家仆人痛打了一顿,又被扭送到五斗局派出所。
所长一看,嗬,一穷小子竟敢对周少爷大打出手,这还了得。二话没说,拿出一根皮带对着大虎劈头盖脸地抽打起来,两个巡警也一拥而上,大虎被打得嗷嗷惨叫。所长怕出人命,连连摆手喊停,说道:“押起来,找保再出去。”
大虎冷笑着拿起电话说:“好,好,我找保,我要七十九号牎”此话一出,在场的人都傻了眼,知道此人真的是有来头的。
“这还了得,你们简直没有王法了牎”当三少爷学曾乘车直奔派出所,见到鼻青眼肿、口角流血的大虎时,怒气冲冲地对所长喝斥道。
“请三爷息怒,求三爷息怒,这完全是误会。”所长连忙赔罪,并上前替大虎松绑。
“啪牎啪牎”大虎给了所长两耳光,抖起精神骂道:“我说我是帅府的,你们不信,还说三爷顶个屁,你们不是说谁也不怕吗?”
我知道后,赶快赴派出所,向所长一再道歉:“帅府子弟缺少家教,给您添了麻烦,特来赔礼。”所长闻言,惭愧不已。
我向弟妹们说:为人要正派,千万不要仗势欺人。我们要和老百姓讲团结,才能给老张家增光,否则,只能给爸爸抹黑。爸爸太忙,年纪大了,有时顾不过来,我要替爸爸管教你们。我是大哥,你们要听我的话。 [
我十五岁那年,有一次,我父亲跟我说:“你晓得吗?你妈妈死的时候,留下几万块钱,那个钱,在你姐姐手里,那钱是留给你们三人的,不是单独给你姐姐的。”我冲着我爸爸笑了,说:“你那几个钱算什么玩艺?别说那几个钱,就是你再多的钱,我也没看在眼里。”我爸爸把眼一瞪,瞅瞅我。我说:“我能挣,而且比你挣得多。”我父亲还说:“你好大的口气牎” [
一九一七年六月,我加入奉天基督教青年会,结识了一些外国学者和教育家,以及一些英美籍的朋友,其中,任青年会总干事的美国人普赖特成为他的终生密友。
在基督教青年会里,我一边汲取西方文化。一边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。有一次,青年会为赈济河北水灾举行义卖,有关资料还记载:“张学良身着紫色上衣,在会场往来穿梭,十分活跃。他手拿大把物品,逢人必劝购,他高呼‘密斯特’,卖得最多。”
由于青年会办得热火朝天,上海总会的余日章、北京总干事陈敬一、天津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相继来奉天演讲,我每次都参加,还在大帅府里盛宴招待。
一次,南开校长张伯苓来奉天青年会讲演,提出一个“中国不亡有我”的观点。 [
对他演讲的题目,我几乎要上台去骂他:“中国不亡有你?”我想,你这个混蛋,你算个什么玩艺儿?可是仔细一听,他演讲的意思就是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。他说大家不要你赖我,我赖你,国家的事,大家都有一份,大家都有责任。我深受感动。
凤命千金
那时,人家对我父亲都敬而远之,都叫土匪军队,都怕我父亲。但辽源的商会会长于文斗,后来就是我的岳父,对我父亲非常好,他慧眼看中了我父亲。他说我父亲可不是平常人,将来一定会有大发展。就这样,我们两家订了亲。我太太比我大三岁,那时,我根本不知她长的什么样儿。由于算是包办婚姻,我跟我的原配太太不是那么太合得来。
关于张学良同于凤至的婚姻起源,于凤至的侄子于兆瀛有详实的回忆。他说:“有一天,我祖父请来一位算命先生。按照祖父的吩咐,每个人要有各自的卦。刚算完卦,忽听外面报称:‘张统领到。’接着,我祖父就和张作霖谈了起来。”
谈话时,张作霖无意中翻阅卦帖,当他翻看到其中一个卦帖时,上面写着于凤至生于一八九七年,属凤命。
“凤命”二字使父亲眼睛为之一亮。他连忙仔细地打量了正在倒茶的凤至。但见凤至身材颀长,五官端正,特别是脸上一双动人的凤眼,更显得端庄大方,精明能干。父亲满意地看着她,自言自语道:“凤至,好吉祥的名字啊牎凤命,乃吉人之命。凤至,凤至,直到皇后为止。那么,和她结合的人,一定就是皇帝了。”
不出三日,张作霖就托粮栈掌柜张杏天来于家提亲。
原来,张作霖回去后找他的下属认真地推算了一番,确认将门虎子配以凤命千金,乃是天造地合之良缘。
此时,张学良才八岁,于凤至十一岁,女大男小不合常规,于家为此颇为踌躇,张作霖便又请好友显泰说情,从中玉成。结果,终于如愿以偿,张、于两家订了娃娃亲。
为了让于凤至将来做好少夫人,于文斗特意将于凤至送到奉天女子师范学校深造。凤至天资聪慧,以优异成绩毕业。
一九一六年四月,于凤至与张学良结为伉俪。婚后,于凤至以其雍容大度、贤淑聪慧,渐渐赢得张学良的敬重。两人兴趣相投,相敬如宾,体贴关怀,感情日益融洽。
至于张大帅,对这位大儿媳妇更是宠爱有加。
张作霖治家严谨,大帅府里的规矩很多,也很严。比如说开饭,张作霖就规定:“过了晚上九点钟,不管是谁,厨房一律不候。”
可是,有一年夏天,于凤至和二小姐张怀英去看戏,晚上十点多钟才回来,就让厨房给准备点消夜。在朦胧的月色里,张作霖见一个厨师提着食盒走来,大声喝问道:“这么晚了,给谁送饭?”厨师怯声答道:“报告大帅,少奶奶和二小姐看戏才回来,还没有吃饭呢。”张作霖一听,忙说:“好,好,快给她们送去吧。”
我常跟太太说,你嫁错了人。为什么呢?我跟你说说这个道理,我是上战场的人,那打起仗来,真不知道谁能回来谁回不来。
张学良同于凤至育有四个子女:女闾瑛,子闾、闾、闾琪。其典故出自于《尔雅·释地》:“东方之美者,有医无闾之琪焉。”
她生这第四个孩子的时候,得了很重的病,爬不动了,是不治之症。那时,她母亲还在。我岳母就和我的姨妈商量,说我太太有一个侄女,就要我娶她这个侄女,以便照料她的孩子。我跟他们说,她现在病得这么厉害,我要是真的娶了她的侄女,那我不就是这边结婚,那边催她死吗?那叫她心中多难过。我说这样吧,这事我答应,如果她真的死了,我一定会娶她的侄女,你当面告诉她,她自己要愿意,愿意她侄女给她带孩子。她后来没有死,所以,后来她放纵我,不管我,与这事多少有一点关系。
“于夫人跟宋美龄是结拜姊妹吗?”唐教授问。
这倒不是。她随我到南京时,又到了上海,我的太太拜宋老太太为干娘,那时都兴认干娘,我太太是宋老太太的干女儿。
演兵习武
我父亲原本想造就我成为一个文人,而我却想学医,还想到美国去。
我说个你别笑话我的话,自古英雄多好色,未必好色即英雄。我还喜欢女人,喜欢跟女人在一起。我想自自由由地干点儿事,可一惹上政治,这事儿就不同了。
当时,我还认识一个人,叫陈英,当时任奉天车辆局局长,那时,我身体不太好,还常吐血,我真没想到我会活这么大的岁数。陈英说,你这是肺病。我是上了他的“当”了,这家伙对我说,你的身体很弱,英文也不怎么好,数学这一套你都不懂,你上美国去能行吗?再说,你要走了,不与你父亲商量商量,多么伤他的心,多不好啊。他说,我给你出个主意好不好?你就跟你父亲说,你要去美国学军事,那他一定很愿意。你只要到了美国,他能管得着你学什么吗?
我一想,这主意不错,就跟我父亲说要考军官学校。结果,美国没有去成,反而决定去报考保定军校。我们是由段芝贵保荐的,由于考期已过,校方特意为我们四人另外加考了一场。考试时也真绝,我们四人互相对抄。但数学四个人都不会,主考官一看急了,赶紧拿出去找人代写,结果,我们都考取了。但后来我没有去就学,改入了东北讲武堂。如果去了,那就是第八期,与陈诚是同学。
我入东三省讲武堂,是给我父亲激的。我跟我父亲一说,父亲大吃一惊,他说:“什么,你要上讲武堂?你别给我丢人了,你去不几天干不了,又出来了,那不是给我丢人吗?”我一被激,就说:“人家能,他们能干得了,我为什么就干不了?”我父亲说:“好,你若能在讲武堂毕业的话,你出来我就给你个团长当当。”
我父亲教训我一句话,他问我,你真要当军人吗?他说,你要想当军人,就要把脑袋拉下来拴在你裤腰带上。他那意思就是说,不一定是被打死,也许是被长官处死,要干,要当军人,你就要把死字扔开,所以我脑子里一直没有这个“死”字。在讲武堂,我结识了教官郭松龄(茂宸),这对我以后的政治生涯及东北军的正规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。
张作相是东三省讲武堂的堂长,军权都在他手中。可以这样说,他待我父亲,比我对我父亲还要好。我曾见过我父亲如何对待他,有时候都感到毛骨悚然。他那时都当师长了,我父亲还对他说骂就骂,然而,他却仍旧那样,恭恭敬敬地站在那儿。
张作相对父亲忠心耿耿,但并非愚忠,他敢于直言,因而深得父亲信任。张作相常在别人危难之际给人以帮助,因而在奉系中素有“忠厚长者”之称。
张作相当时任二十七师师长,并兼任卫队旅旅长。本来他想让出这旅长职务,可是为了我,他不让了。那时,我在讲武堂还没毕业,上第三学期,我就当上他的卫队旅第二团团长了。不但当了团长,旅里的许多事,包括某人上任出进,他都要我来过问,那我也就毫不客气,就等于我当了旅长一样。所以,从我在讲武堂当学员,从我当卫队旅团长开始,我实际上成了张作相的代理旅长,他仅是名义上的旅长,我一直跟在他后面晋升,直到我自己拿到军权。
他老先生当师长的时候,很节俭。我们那儿,早餐往往搞点鸡蛋把它炒咸了,叫做鸡蛋酱。他老人家早晨吃鸡蛋酱,还留着一点中午吃,炒一个鸡蛋还舍不得一下子吃完呢。
毕业后,我二十岁时就正式当团长了,我那部下还常跟我开玩笑,叫我“黄嘴鸭子团长”,意思就是还嫩着呢。
有一次,军中两名通译跑到当地妓院白吃白嫖,人家告状来了,我便下令将此二人在妓院就地枪决,并暴尸不收。但三四天后,妓院受不了了,说死尸摆在那儿,没人敢上门,无法做生意了,这才收场。
还有,我们剿匪,打仗前一个小时,就下令不许尿尿,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,你根本不知道。因为枪栓无法打开,冻上了,不用热尿一涮,就打不开枪栓。
赴吉林剿匪是我实地参战之始,也是我“剿抚并用”、从事和谈之始
邂逅美龄
跟我打过仗的,吴佩孚是我最不佩服的。那人真是“西蜀无大将,廖化为先锋”。当年我想不通为什么吴佩孚会得到这么大的名气。当然,他是会写点字的人,当年从军的人大多是老粗。但说到他作战,可以说毫无能力。所以,第二次直奉战争时,叫我们把他打得稀里哗啦。
那个时候,陕军第一师师长姓张,参加了山海关之战。该师在被我们打得最危急的时候,向吴佩孚求援了。吴佩孚就给张发来这么一个东西,他不是像我们军队下命令那样,按一定的规矩来,而是随心所欲地写道:“张学良黄毛儒子算什么东西?本大帅明天抵达前线,他立刻就得逃掉。”
我是怎么拿到这个文件的呢?原来,张师让我们打败了,他的司令部被抄了,这东西被我拿到了。我看到这东西后大笑:“你吴佩孚这样指挥军队,军人怎么去为你打仗?”我把这东西留下来,当宝贝放着,可惜在北京时搞丢了。
十二月四日,孙中山先生抵天津,随同者有夫人宋庆龄及李烈钧、戴季陶等人。码头上,人群簇拥,军乐齐鸣,欢声雷动;街道上,鞭炮震天,商民咸庆,夹道欢呼。孙中山先生抵津的当天,张作霖、冯玉祥、段祺瑞一同抵孙中山先生下榻的住所拜会。
第二天,孙中山先生来到张作霖家回拜,李烈钧、孙科、邵元冲和汪精卫同行。孙中山从容地走下汽车,态度安详,气宇不凡,手执文明棍,缓步迈上台阶。
宾主寒暄后,双方开始会谈。
“此次奉直之战,赖贵军之力,击破吴佩孚,实可为奉军贺。”孙中山先生称赞道。
“自家人打自家人,何足为贺?”张作霖回应说。
李烈钧见状,解围说:“事虽如此,但若不将国家之障碍如吴子玉等人铲除,则欲求国家之进步与人民之幸福,终属无望。总理孙公之贺,实有价值,亦惟公能当之也。”
李烈钧寥寥数语,使张作霖非常高兴,放声大笑起来。孙中山先生乘机接着说:“协和之言是也,自民国成立以来,得我之贺词者,亦惟雨亭兄一人耳。”
孙中山和张作霖的会见,虽然彼此之间政见不同,但相互都留下了良好的印象。天津会晤后,张作霖曾对汪精卫说:我从前以为孙先生是个非常难说话的人,今日才知道他是一个温厚君子。只是北京各国公使都不赞成孙先生,大概因为孙先生联俄的缘故。你可否请孙先生放弃联俄的主张,我张作霖包管叫各国公使都愿和孙先生要好的。”
显然,父亲想用软办法使孙中山放弃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。
一九二五年,划时代的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。父亲以“民族利益的保卫者”自居,积极支持这一反帝爱国运动。他还支持罢工工人的募捐运动,并亲自捐款二万元,奉系各省督军每人捐款五千元,我捐款二千元。
那时,北京政府派我到上海,我带着两千人的学生军队,这是我办的一个比讲武堂低一级的专门造就军士的班,就带着那批学生去的。那时,我在上海最出风头了。
十三日晨,我率队到沪,派兵分驻华洋交界处,以示保护居民。
两天后,我接见华侨学生会等各界代表。
我说,我此次来沪,一则因沪军官冲突案;一则因西捕惨杀案。我亦属国民一分子,很愿以个人的资格,据理力争。至于带兵来沪一事,因在天津听说沪案发生后,外国人纷纷征调海军陆战队登岸保护治安。所以在我国领土,我亦不得不带兵来沪,保卫华人生命财产。
二十二日,我委派旅长邢士廉为淞沪戒严司令,警察厅长常之英为副司令,并即日宣布:“为保护地方安宁秩序起见,华界戒严。”
赴沪期间,我与时为上海名门闺秀,尚小姑独处的宋美龄首次见面,立即被她出众的气质所倾倒。若不是当时已有太太于凤至,我会猛追宋美龄。大约与此同时,蒋介石也正在追宋美龄,且追得很凶,还跟着到了东京。
关于世纪算命网和怎么判断客家人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?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