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 > 星座资讯 > 文章页面

绍兴算命最准的大师在哪里(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)(绍兴算命的寺庙)

梁祝 叕翻新 马梁双男主成新邪教,女主妖艳男装看不出来是瞎吗

本文目录

关于江南的美丽传说: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作者朱自清的资料

(一)、相传在遥远的年代,深居峨眉仙山千余载的白蛇、青蛇因羡慕人间幸福自由的生活,双双化为美丽少女白素贞和小青,来到西子湖畔。桃红柳绿的春色,男男女女的游人,使她们赞叹不已,流连忘返。恰巧,断桥处走来一位扫墓而归的男子许仙,他的翩翩风度、忠厚神态吸引了白素贞,她和小青呼风唤雨,与许仙借伞为约,红楼相见。双方倾诉衷肠之后,爱慕之情油然而生。小青从中牵线为媒,当即完婚,结为夫妻。他们迁居镇江,开设保和堂药店行医治病,深受邻里八方尊敬爱戴。美满的姻缘却为恶僧法海不容。他妄想欺骗许仙,离间夫妻感情,许仙听之不信。时值端阳佳节,许仙好意劝妻畅饮雄黄酒一杯,白素贞把酒饮下,顿时现了真形,吓昏许仙。白素贞悲伤万分,星夜上昆仑山上盗取灵芝仙草,将许仙救活。哪知许仙上金山寺还愿,被法海囚禁。白素贞携小青赶来,谴责法海不义。法海拒不放人,白素贞无奈,水漫金山。领水族同法海及神将激战了一场,白素贞终因腹内已有七月胎儿,战败而归。白素贞和小青来到断桥,故地重现,触景生情,感慨万分。许仙挣脱枷锁也逃至断桥。小青盛怒之下欲杀许仙。白素贞怨爱交织,诉说许仙负心背盟。许仙惭愧莫及,发誓爱深情坚,夫妻言归于好。回到红楼生一娇儿,生活无比恩爱幸福。法海并不就此罢休,去梵宫借取金钵一件,前来捉拿白素贞。白素贞被金钵吸走,与许仙父子生死离别,悲痛欲绝,最后被压在雷锋塔下。春秋更替,光阴流逝,小青为姐报仇,练就武艺。她用火葫芦烧死法海,击毁雷锋塔.救出白素贞。桃红柳绿春又艳,家人团聚喜笑颜。

饮湖上初晴后雨

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哪个朝代的 他们之间的故事是真实的吗

宋苏轼

水光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。

(二)灌园叟晚逢仙女

明末冯梦龙的《灌园叟晚逢仙女》讲了一个江南一带花神惩治恶霸、扶助花农的故事。

话说大宋仁宗年间,江南平江府东门外长乐村中位名为秋先的老者,他妻子亡故,膝下无儿女,因自幼酷好栽花种果,便废弃田业专于其事。日积月累,建成了一个大花园。秋先是个花痴,不仅对自己满园的花呵护备至,对他处的花木也常常流连忘返。

城中有一名张委的宦家子弟,为人奸狡诡谲,残忍刻薄,常常和手下一班如狼似虎的奴仆及几个无赖子弟危害邻里。一日,他带了四五家丁及恶少,游荡至秋公门前。话说秋公正好浇灌完盛开的牡丹,于花前独酌,不想张衙内破门而入。一番寻衅滋事,最后竟把个好端端的花园子践踏得只蕊不留,狼藉遍地,还意犹未足。

待风卷残云后,秋公望着满园雕残零落、尘垢沾污的残红,顿时凄然泪下。正哭之间,只听得背后有人叫道:“秋公为何恁般痛哭?”原是一个女子,年约二八,姿容美丽,雅淡梳妆,却不认得是谁家之女。秋公将张委打花之事说出。那女子笑道:“我祖上传得个落花返枝的法术,屡试屡验。”按照她的要求,秋公取水出来,发现残花果然重上枝头,而且各种花瓣色彩掺杂,比从前更好看了。这件稀奇事很快就传到了好惹是生非张衙内耳朵里,于是再次上门施展辣手摧花,还找借口给秋公上了枷锁。

恶少们一直打砸到晚上,忽然卷起一阵风,化作一位姿容美丽的红衣女子,原来,她就是花仙,只见她长袖翻飞,掀起一股刺骨的冷风,将张衙内一伙像蝼蚁一样吹走。狂风大作,张衙内本人也一头栽进了沼池。之后秋公也被从牢狱中解救了出来。

在这个故事里,花仙已经成了正义和力量的化身,寄托了人们对美好事物与正义力量相结合的心愿。明代以后此类花神形象日渐丰富,且愈加栩栩如生。如今我们常看到的花神塑等民间工艺品便是这样。她风姿妩媚,手持中国的花魁芍药、牡丹,或手提盛有这两种花的花蓝,安详地守卫着善良劳动人民心中的美好宿愿。、

(三)、越女剑,有关它的传说悠远,散见于正史和野编,最早、最详尽的记载是东汉赵晔的《吴越春秋》,在后来的《艺文类聚》及《剑侠传》中亦有记载,小说《东周列国志演义》中也有,如果看全了金庸十五部小说,一定也记得起来金庸并不怎么放在心上的那部极短篇小说《越女剑》。

《越人歌》,最初见于古诗十九首,相传是中国最早的译诗。

据说当年楚国的鄂君子泛舟河中,打桨的越女爱慕他,用越语唱了这首歌,鄂君请人用楚语译出,就是今天我们在辗转相传的年代看到的:"今夕何夕兮,中搴洲流,今日何日兮,得与王子同舟,蒙羞被好兮,不訾羞耻,心几烦而不绝兮,得知王子,山有木兮木有枝,心悦君兮君不知。"

与越女剑完全不同,那是一首寂寞的情诗。

"山有木兮木有枝,心悦君兮君不知",木尚有知(枝),而君心尚不如木枝(知)。

可惜这首歌是用楚语译出,染上了楚辞的风格,否则,一定会比现在这样更有特色。

江南第一庙——曹娥庙

曹娥的传说

很久以前,上虞古舜江西岸的凤凰山下,有个不知名的小渔村。村里有个姓曹的渔夫,他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天天都在舜江上捕鱼。这渔夫有个女儿叫曹娥,年方一十四岁,生得美如天仙,又聪明绝顶,还是个远近闻名的孝女。

一年春夏之间,两岸连续大雨,舜江洪水暴涨。江上浊浪滚滚,卷起一个个巨大的漩涡,洪水淹没了滩涂。渔人盼大水又怕大水,涨了大水鱼虾多,但洪水汹涌危险大。曹娥她爸望着混浊的江水,再也憋不住了,有道是"混水好抓鱼",这是一年一度的渔汛,怎么能错过。他理出鱼网,撑出小船,打算出江去捕鱼。曹娥望着满天风云,劝爹不要去。爹说抓鱼日日有危险,只要小心就无事。曹娥见爹硬要去,央求爹同去,好歹也有个照应。爹说女儿不识水性,去了给他添麻烦,一定不让去。

爹去了,曹娥在家不放心,时时盼、刻刻望,只望爹爹平平安安早回家。直到日中太阳过了西,还不见爹爹来吃饭。她一次次跑到江堤上去望,但见江水茫茫,掀起层层恶浪,却不见爹的渔船。曹娥心里不安了,她沿江向上游走三里,转身又朝下游走六里,还没见到爹。太阳快搁山头了,曹娥急得拼命叫:"爹爹,爹爹喂--"喊声招来几个她爹的伙伴,他们个个衣衫湿淋淋,大家见了曹娥都叹气,说他们一起在张网,突然一个大浪,把她爹的小船推进漩涡,让水冲走了。曹娥一听吓出了魂灵,大叫一声"爹爹",拔脚朝下游追去。

天黑了,几个渔家叔伯伴着她,一再劝她先回去,说她爹水性好,恐怕已在下游上岸,歇在别人屋里,明天一定帮她找回来。曹娥不见爹,怎么肯回去,谁也劝不住。整整一夜,她在江边来回哭叫,没有一个乡亲不为她难受。

第二天村里人给她送来吃的,她不吃。人们陪着她沿江找,找了三天,仍不见她爹。曹娥沿江啼哭,哭了三天,眼泪哭干了。村里人又是劝,又是哄,想劝她回家。曹娥说,不找到爹,死也不回家。她不吃不睡,沿江哭了七日七夜,哭得眼里流出来的都是血。

第八天,曹娥望着江水,忽见一个大浪托起一个黑团,好像她爹在跟水搏击。曹娥一陈惊喜,果然爹爹水性好,还在水里游。她要救爹爹,帮他游上来,一声呼喊,纵身向江水扑去。

"曹娥跳进江水里了--"人们呼天抢地,纷纷奔去抢救。但见江水滔滔,哪里还有曹娥的影子。

"天啊!好人为啥偏要遭这种噩运?"人们热泪满眶,围着江堤怨皇天。

亲不亲,家乡情,村里人不忍心让曹娥父女葬身水底,分头沿江寻找他们的遗体。

又过了三天,江面风平浪静,江水清澈明亮,人们却在下游十多里的江面上,看到一股江水在盘旋,隐隐约约好像有人在游动。人们满怀希望赶过去,果见一男一女,背贴着背,女的反剪双手紧负着男的,原来正是曹娥和她的父亲。曹娥虽然死了,但她却能找回父亲的尸首,把他负到江堤边,人们都说这是她的孝心感动天。后来这个曹娥负父出水的地方就叫贺盘村。

曹娥的孝心感动了天,更感动了四周的乡亲,他们好生安葬了曹娥父女,又在曹娥跳水救爹的江边造了庙,塑了她的像,尊她为"孝女娘娘",还把渔村叫做曹娥村,把这条江改名曹娥江。每逢曹娥救父这一日,曹娥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,各省各府都有来拜曹娥孝女娘娘的,许多人题词送匾赞扬曹娥的孝行。

直到现在,曹娥江不管水急潮猛,江水奔腾咆哮,一到曹娥庙前面,立即变得无声无息,仿佛愧对孝女,悄悄遁去,过了曹娥庙门口,才敢再发出响声,真叫人叹为奇迹。

曹娥庙的传说

早先,曹娥庙很小,庙里只有一个曹娥娘娘的神位。

一日,有人躲到曹娥娘娘的神位下,听到外面追赶的脚步声,吓得连声祝告:"娘娘菩萨救救,保佑我躲过难关,日后出山之日,一定重建庙宇。"

这人说完,听得外面人声远去,心里安定下来,朦胧进入梦乡,梦见曹娥娘娘说:"脱去我的内衣,去某当铺当二百两银子,日后上京,万事大吉……"

一梦醒来,天已五更,这人不敢多留,就照娘娘梦中吩咐,脱了她的内衣,走了。

这个小伙子,名叫沈宏奎,本地人,从小父母双亡,讨饭过日子。这天撩人家晒着的衣裳,想换碗饭吃,被人发现追赶。当日他到那爿当铺当内衣,朝奉一陈惊讶,原来他也得一梦,竟与眼前的事实一样,便问要当多少银子,沈宏奎说"二百两",朝奉并无二话,依言照付。

沈宏奎到了京里,正逢皇上限期捉拿十八大盗。已捉到十七个,还缺一个。捕快正愁交不了差,一见沈宏奎这个衣衫褴褛的外地人,也就不管是非,抓去抵了数。

第二天,一道圣旨:午门问斩。沈宏奎被剥去上衣,绑到午朝门外,口口声声念叨:"娘娘呀娘娘,是你叫我上京,今朝我受冤枉,怎么不来救我?"

当时,看热闹的人很多,其中一个看台上挂着竹帘,帘内坐着御妹娘娘。听见有人叫娘娘,撩起帘子一看,不觉笑出声来,原来犯人个个赤脯,而沈宏奎脸孔金黄,身子雪白,恰好与她相反,她是脸孔雪白,身子金黄,算命先生说她是"玉盖金瓶",照这么说,这犯人是"金盖玉瓶"了。

监斩官听得沈宏奎口叫娘娘救救,而御妹娘娘竟掀起帘子来看他,猜其中必有缘故,何况他是最后抓来充数的,忙叫留下沈宏奎,把此情上奏皇上。恰好太后也得到消息,就以"一笑定姻缘",把沈宏奎招了驸马。

沈宏奎招了附马,想起曹娥庙里的心愿未还,心里着急。有个老臣给想了个办法。这日一早,御妹哭奏皇上,说驸马欺侮她。皇上见御妹头发散乱,衣裳被撕破,龙心大怒,下旨立斩驸马。众大臣说:"夫妻床上相骂是家常小事,再说斩了驸马,以后娘娘……"皇上闻言,改判充军。充军充到哪里?又有大臣说:"充他到东关曹娥,去冻煞、关煞、馋(读曹)煞、饿煞!"

皇上顺水推舟,沈宏奎就带足金银,到了曹娥,大兴土木,扩建娘娘庙。

一年半载后,御妹想念驸马,坐了龙舟来曹娥看望。沈宏奎正在钓鱼,听说御妹娘娘龙舟到岸,高兴得丢下钓竿,赶到埠头,一脚跳上龙舟。船上卫士见是个平头百姓,大喝一声,一刀将他杀死了。等御妹娘娘走出来,已经来不及了。

沈宏奎死后,曹娥人为了纪念他的功德,在娘娘庙的偏殿旁为他盖了个"沈家台门",至今还在。

曹娥庙吸币趣事

有一个十分奇特的现象:曹娥庙正殿中央矗立着四根红木大柱,取硬币往柱身上贴,有的硬币会被吸住,历久不掉,有的则用尽全力也贴不住。

相传民国庙宇重修之时,工匠们为寻取这四根主柱颇费周折,最后还是曹娥托梦给工匠才去南洋采到。由于路途遥远,材料抵沪时离上梁之日已很近,船主怕误工期,非常担心。不料从上海至上虞只航行一昼夜便到达庙前江边,船主大惊,认为非孝女神力莫为,不但运输之费分文不取,还特地赶制了一只船的模型悬在暖阁之上,以示纪念和敬慕。

所以,民间传说,币被吸住的人是孝子或是孝女,下次可不用来庙祭拜曹娥,币没有被吸住的人不孝顺,必须经常到庙以添孝心。

回答者:谋承-见习魔法师三级 11-21 20:56

富家子弟李源,因为父亲在变乱中死去而体悟人生无常,发誓不做官、不娶妻、不吃肉食,把自己的家捐献出来改建惠林寺,并住在寺里修行。

寺里的住持圆泽禅师,很会经营寺产,而且很懂音乐,李源和他成了要好的朋友,常常坐着谈心,一谈就是一整天,没有人知道他们在谈什么。

有一天,他们相约共游四川的青城山和峨眉山,李源想走水路从湖北沿江而上,圆泽却主张由陆路取道长安斜谷入川。李源不同意。圆泽只好依他,感叹说:“一个人的命运真是由不得自己呀!”于是一起走水路,到了南浦,船靠在岸边,看到一位穿花缎衣裤的妇人正到河边取水,圆泽看着就流下泪来,对李源说:“我不愿意走水路就是怕见到她呀!”李源吃惊地问他原因,他说:“她姓王,我注定要做她的儿子,因为我不肯来,所以她怀孕三年了还生不下来,现在既然遇到了,就不能再逃避。现在请你用符咒帮我速去投生,三天以后洗澡的时候,请你来王家看我,我以一笑作为证明。十三年后的中秋夜,你来杭州的天竺寺外,我一定来和你见面。”

李源一方面悲痛后悔,一方面为他洗澡更衣,到黄昏的时候,圆泽就死了,河边看见的妇人也随之生产了。

三天以后李源去看婴儿,婴儿见到李源果真微笑,李源便把一切告诉王氏,王家便拿钱把圆泽埋葬在山下。

李源再也无心去游山,就回到惠林寺,寺里的徒弟才说出圆泽早就写好了遗书。

十三年后,李源从洛阳到杭州西湖天竺寺,去赴圆泽的约会,到寺外忽然听到葛洪川畔传来牧童拍着牛角的歌声:

三生石上旧精魂,赏月吟风莫要论;惭愧故人远相访,此身虽异性长存。

李源听了,知道是旧人,忍不往问道:“泽公,你还好吗?”

牧童说:“李公真守信约,可惜我的俗缘未了,不能和你再亲近,我们只有努力修行不堕落,将来还有会见面的日子。”随即又唱了一首歌:

牧童掉头而去,从此不知他往那里去了。

真有三生石吗?

圆泽禅师和李源的故事流传得很广,到了今天,在杭州西湖天竺寺外,还留下一块大石头,据说就是当年他们隔世相会的地方,称为“三生石”。

“三生石”一直是中国极有名的石头,可以和女娲补天所剩下的那一块顽石相媲美,后来发展成中国人对前生与后世的信念,不但许多朋友以三生石作为肝胆相照的依据,更多的情侣则在三生石上写下他们的誓言,“缘订三生”的俗话就是这样来的。

这个故事反映了中国人对于生命永恒的看法、真性不朽的看法。透过了这种“轮回”与“转世”的观念,中国人建立了深刻的伦理、生命、哲学,乃至于整个宇宙的理念,而这些正是佛教的一种入世观照和慧解。

我们常说“七世夫妻”,常说“不是冤家不聚头”,常说“十年修得同船渡,百年修得共枕眠”,常说“缘订三生,永浴爱河”……甚至于在生气的时候咬牙说:“我死了也不会放过你!”在歉意的时候红着脸说:“我下辈子做牛做马来报答你!”在失败灰心丧志的时候会说:“前辈子造了什么孽呀!”看到别人夫妻失和会说:“真是前世的冤家!”

这种观念在中国是无孔不入的,民间妇女杀鸡杀鸭时会念着:“做鸡做鸭无了时,希望你下辈子去做有钱人的儿子。”乃至连死刑犯临刑时也会大喊一声:“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。”所以,“三生石”应该是有的。

其实,轮回与转世都是佛教的基本观念,佛教里认为有生就有死,有情欲就有轮回,有因缘就有果报,所以生生世世做朋友是可能的,永生永世做爱侣也是可能的,当然,一再地做仇敌也是可能的……但生生世世,永生永世就永处缠缚,不得解脱,唯有放下一切才能超出轮回的束缚。

在《出曜经》里有一首谒,很能点出生死轮回的本质:

伐树不尽根,虽伐犹复生;

伐爱不尽本,数数复生苦。

犹如自造箭,还自伤其身;

内箭亦如是,爱前伤众生。

在这里,爱作欲解,没有善恶之分,被仇恨的箭所射固然受伤,被爱情的箭射中也是痛苦的,一再的箭就带来不断的伤,生生世世地转下去。

另外,在《圆觉经》里有两段讲轮回,讲得更透彻:

“一切众生,从无始际,由有种种恩爱贪欲,故有轮回,若诸世界一切种性,卵生、胎生、湿生、化生,皆因淫欲而正性命。当知轮回,爱为根本。由有诸欲,助发爱性,且故能令生死相续。欲回爱生,命加欲有,众生爱命,还依欲本。爱欲为因,爱命为果。”“一切世界,始终生灭,前后有无,聚散起止,念念相续,循环往复,种种取舍,皆是轮回。未出轮回,而辩圆觉;彼圆觉性,即同流转;若免轮回,无有是处。譬如动目,能摇湛水,又如定眼,犹回转火,云驶月运,舟行岸移,亦复如是。”

可见,轮回的不只是人,整个世界都在轮回。我们看不见云了,不表示云消失了,是因为云离开我人的视线;我们看不见月亮,不表示没有月亮,而是它运行到背面去了;同样的,我们的船一开动,两岸的风景就随着移动,世界的一切也就是这样了。人的一生像行船,出发、靠岸,船(本性)是不变的,但岸(身体)在变,风景(经历)就随之不同了。这种对轮回的比喻,真是优美极了

“碧草青青花盛开,彩蝶双双久徘徊。…山伯永恋祝英台。”,一曲凄美悱恻的《梁祝》,传颂一段感人至深的千古爱情传奇。

那你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怎么回事吗?且为你娓娓道来。

浙江上虞一祝姓员外家,有一美丽聪慧的女儿英台。她自幼喜读诗书,听闻杭城大儒周士章办书院招收学生,遂向父请求赴杭城求学。

古代女子本无资格出外游学,就是男子亦是“父母在不远游,游必有方”,祝父拘于礼教反对女儿出外读书,可他视女儿如掌上明珠不忍断然拒绝,遂提出三个女子不宜外出的理由。

英台机敏一一反驳父亲,甚至成功假扮算命先生骗过父亲,以示自己女扮男装的高明。父亲终拗不过英台求学心切,只得答应其请求。

那日英台带着同样女扮男装的书童银心,一路赏玩景色突遇大雨,只得避雨草桥亭,邂逅同样避雨在此的梁山伯与书童四九。

山伯出生于浙江会稽书香之家,虽家境贫寒却生的玉树临风,英台一见顿生好感。英台一问得知山伯亦是到周士章处求学,两人相识恨晚交谈甚欢。

可银心惯性称呼一声“小姐”,令山伯愕然。英台反应迅捷假称银心说的是家中小九妹,同样喜欢出外求学。山伯随口说道男女同是父母生,女孩亦应读书求学问。山伯一言顿使英台感觉志趣相投如遇知音,遂问生辰,山伯痴长一岁,两人草桥结拜为兄弟。

雨停后两人结伴同行来到老师处,书院只剩一个套间宿舍,于是英台住里间山伯住外间,两人遂同吃同住相互切磋学问,同窗三载情义日笃。三年间老师与师母已辨出英台女儿身,唯有山伯质朴懵懂不辨雌雄。三年期满英台欲返家,可她与山伯朝夕相处早已情根深种,于是拿出玉佩留给师母,想让其为自己与山伯做媒人。

英台离开那日,山伯不舍十八相送,路上英台多次暗示自己女儿身,山伯依旧木讷无知。英台无法只言要将九妹嫁于山伯,并留下“二八天,三七天,四六天,上虞来见”之言后归家。

山伯返回书院,从师母处才知英台本为女子。他才恍然知晓英台所嫁九妹乃是其自身,欣喜若狂之下,依英台留言三十天内赴上虞求亲。谁料山伯兴冲冲而来却兜头一盆冷水,英台已被父亲许嫁官宦子弟马文才。祝父虽不喜山伯,却也许其与英台于楼台相见,只想让其于无法更改的事实面前知难而退。

山伯与英台再见恍若昨日,英台留言本是重要事情说三遍,让山伯十日内提亲,可山伯却误将留言相加姗姗来迟,致使英台将嫁他人木已成舟,两人相对无言唯有泪千行。

山伯无奈悲愤返家后相思成疾,很快就病逝了。

英台听闻山伯死讯,不顾父亲阻挠前往会稽哭孝。英台返家后誓不出嫁,可怎敌父母病卧在床以死相逼,于是提出出嫁那日要外披红嫁衣内穿白丧服,路过山伯墓时要亲往拜祭。

马文才太喜欢祝英台遂答应其所有要求。

英台出嫁那日,她来到山伯墓前,脱去红喜服动情怮哭,情动天地风云突变大地塌陷,山伯墓裂开,英台见此景纵身跃入墓中。祝马两家人想抓未抓住,只见山伯墓合拢顿时风和日丽,一对彩蝶翩然起舞,围绕墓地双双飞。

这应是戏曲等多方演绎最多的梁祝千古爱情的版本,世人皆以为这只是传说,可是历史上却真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其人。梁祝故事散见各种史料,而记载最为详细的应是晚唐张读所著《宣室志》。

此书记载梁祝故事发生在东晋时期。上虞祝氏女英台女扮男装出外求学,与会稽梁山伯为同学。英台学习期满返家两年后,山伯寻访同学聚会时才知英台为女儿身。他回思青春往事,方觉英台已在其心中留下深深印迹,遂请父母赴祝家提亲,可是英台已被父亲许配马家。其实英台心中对山伯亦有别样情愫,听闻山伯前来求亲,可惜来迟只能有缘无分,其心中唯有叹息错过就是一辈子。

山伯爱而不得无奈放手,随后他踏足仕途虽任鄞县县令(今宁波),却情结未解郁郁不欢成疾而亡。

英台听闻山伯为其相思抑郁而亡痛彻心扉,可其有婚约在身不得不嫁。等其出嫁那日,船行半途突然风起云涌船不得行。船夫言此处乃梁大人墓地所在,经常发生此种情形,他们皆要到其墓前拜祭一番方好。

英台今闻山伯墓在眼前,执意前往其墓拜祭。谁料就在英台痛哭山伯之际,山伯墓突然裂开,英台遂跃入其中与山伯合葬。随后马家并未将儿媳英台之事引以为耻,反而将此事上报朝廷,宰相谢安感梁祝之情,奏表其合葬墓为义妇冢。

我们由史料分析,梁山伯与祝英台只是平凡普通之人。东晋时期男人追求美皆有些女性化倾向,简单说就是东晋男子皆有些娘。由此英台女扮男装,山伯纯朴未辨清雌雄,两人因故错过同学恋。可以说两人之间并无轰轰烈烈的爱情,只因错过才显其爱情之美。

东晋是封建社会追求个性自由,最为开放对女子最宽容时代。我们从祝父能同意女儿女扮男装求学,就可见东晋开放之风了。由此可见东晋虽动乱频发,却是至情至性朝代,因而马家并未将英台于出嫁途中与山伯合葬,当做既丢里子又丢面子的羞事,反而感其情认为此为至情纯美之事上报朝廷。

正逢当朝宰相谢安,亦是当世只钟情夫人不纳妾唯一高官,其至情至性之心顿时被梁祝之情打动。

山伯相思而亡,英台为报答山伯亦为心中那份深情,跃入墓中合葬则更为感人肺腑,遂谢安奏报朝廷旌表其墓为“义妇冢”。

梁祝故事由马家与谢安渲染广为人知,后世为将英台塑造成追求爱情反抗封建势力的形象,遂添加了英台早已倾心暗许姻缘,又丑化祝父马家等封建势力逼嫁逼婚,致使梁祝生别离死相随双双化蝶等情节,逐渐演绎出流传千古的爱情故事。

口口相传的俗套掩盖了历史真实,真实梁祝之平凡错过唯其真挚纯美感人,此情可待成追忆,只是当时已惘然啊。

【生平】

朱自清(1898年11月22日—1948年8月12日)

原名朱自华,号秋实,字佩弦。现代著名作家、学者、诗人、民主战士。原籍浙江绍兴,生于江苏海州(今连云港市),后随母亲、父亲定居扬州。朱自清母亲朱则余,号菊坡,本姓余,因承继朱氏,遂改姓。为人谨慎,清光绪年间在江苏海州任承审官10多年。父亲名鸿钧,字小坡,娶妻周氏,是个读书人。

光绪二十七年(1901年)朱鸿钧由海州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。两年后,全家迁移扬州城,从此定居扬州。朱自清妻子名叫陈竹隐。幼年在私塾读书,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。

1912年入高等小学。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,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。对古城这段生活,他的感受是微妙、复杂的。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,所以他后来曾说,儿时的记忆只剩下“薄薄的影”,“像被大水洗了一般,寂寞到可惊程度!”但是,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,儿时毕竟是首发的"驿站"。扬州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文化城,其湖光山色,风物宜人,曾使多少诗人如李白、杜甫、苏东坡、欧阳修等流连于此,寻幽探胜,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瑰丽诗章。扬州也是一个英雄的历史城,在抵御异族侵略的历史上,曾谱写下无数辉煌的篇章,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。古城的绮丽风光和浓郁的崇尚文化的风气,于无形中陶冶着少年朱自清的性情,养成他和平中正的品性和向往自然美的情趣。而扬州美丽的山水,更如雨露般滋润他的心灵,哺育他的感情,丰富他的想象力,使他的情怀永远充溢着诗情和画意。扬州,这座历史文化名城,对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,又是深远的。

1916年中学毕业后,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预科。1919年2月写的《睡罢,小小的人》是他的新诗处女作。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,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。毛泽东曾赞扬过朱自清的骨气,说他“一身重病,宁可饿死,不领美国‘救济粮’”。

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,在江苏、浙江一带教中学,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。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《诗》月刊,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。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。

1923年发表的长诗《毁灭》,这时还写过《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》等优美散文。

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,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;创作则以散文为主。

1927年写的《背影》、《荷塘月色》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。1931年留学英国,漫游欧洲,回国后写成《欧游杂记》。

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。

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,随校南迁至昆明,任西南联大教授,讲授《宋诗》、《文辞研究》等课程。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《语义影》。

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,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。

1947年,朱自清在《十三教授宣言》上签名。抗议当局任意逮捕群众。朱自清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,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,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够,更无钱治病。当时,国民党勾结美国,发动内战,美国又执行扶助日本的政策。一天,吴晗请朱自清在《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》的宣言书上签字,他毅然签了名并说:“宁可贫病而死,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。”这年(1948年)8月12日,朱自清贫困交加,在北京逝世。临终前,他嘱咐夫人:“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,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。”朱自清一身重病,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“救济粮”,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。朱自清病逝后,安葬在香山附近的万安公墓,墓碑上镌刻着“清华大学教授朱自清先生之墓。1990年,其夫人陈竹隐去世,与先生合葬在一起。

朱自清走上文学道路,最初以诗出名,发表过长诗《毁灭》和一些短诗,收入《雪朝》和《踪迹》。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起,致力于散文创作,著有散文集《背影》、《欧游杂记》、《你我》、《伦敦杂记》和杂文集《标准与尺度》、《论雅俗共赏》等。他的散文,有写景文、旅行记、抒情文和杂文随笔诸类。先以缜密流丽的《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》、《荷塘月色》等写景美文,显示了白话文学的实绩;继以《背影》、《儿女》、《给亡妇》等至情之作,树立了文质并茂、自然亲切的“谈话风”散文的一种典范;最后以谈言微中、理趣盎然的杂感文,实现了诗人、学者、斗士的统一。他对建设平易、抒情、本色的现代语体散文作出了贡献。作为学者,朱自清在诗歌理论、古典文学、新文学史和语文教育诸方面研究上都有实绩。论著有《新诗杂话》、《诗言志辨》、《经典常谈》、《国文教学》(与叶圣陶合著)和讲义《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》等。著述收入《朱自清全集》(江苏教育出版社)。朱自清一生勤奋,共有诗歌、散文、评论、学术研究著作26种,约二百多万言。遗著编入《朱自清选集》、《朱自清诗文选集》等。

朱自清的《匆匆》、《春》等文章均列入我国中小学语文课本。

编辑本段

著作

1922年,《雪朝》(诗集)

1924年,商务《踪迹》(诗与散文)

1928年,亚东图书馆《背影》(散文集)

1934年,开明《欧游杂记》(散文集)

1936年,开明《你我》(散文集)

1943年,商务《伦敦杂记》(散文集)

1945年,开明《国文教学》(论文集)

1946年,开明《经典常谈》(论文集)

1947年,文光《诗言志辨》(诗论)

1947年,开明《新诗杂话》(诗论)

1948年,作家书屋《标准与尺度》(杂文集)

1948年,文光《语文拾零》(论文集)

1948年,名山书屋《论雅俗共赏》(杂文集)

1953年,观察社《朱自清文集》(1—4卷)

1981年,开明《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》(上下册)

1983年,古籍《朱自清序跋书评集》(论文集)

1986年,三联《朱自清散文选集》

1988年,百花《朱自清全集》(1-3卷)

编辑本段

著作概论

【著作概论】

朱自清一生勤勤恳恳,共有诗歌、散文、评论、学术研究著作26种,约二百多万言。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《朱自清文集》。1988年,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、整理、出版了6册《朱自清全集》。朱自清虽在“五四”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,但是,1923年发表的《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》,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。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,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。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《背影》,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。

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。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: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,代表作品有《生命价格——七毛钱》《白种人——上帝的骄子》和《执政府大屠杀记》。二是以《背影》《儿女》《悼亡妇》为代表的一组散文,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,表现父子、夫妻、朋友间的人伦之情,具有浓厚的人情味。第三,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,《绿》《春》《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》《荷塘月色》等,是其代表佳作。后两类散文,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,其中《背影》《荷塘月色》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。其散文素朴缜密、清隽沉郁,以语言洗炼,文笔清丽著称,极富有真情实感。

他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,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最具魅力。如《绿》中,就用比喻、对比等手法,细腻深切地画出了梅雨潭瀑布的质和色,文字刻意求工,显示出驾御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。

他的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《荷塘月色》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。比如在描写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时,作者将它比喻为明珠,碧天的星星、出浴的美人;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时,又用了“仿佛远处高楼上飘过来的渺茫的歌声似的”一句,以歌声比喻香气,以渺茫比喻香气的轻淡,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准确而奇妙。

朱自清还有另外一种语言风格的散文,即用平易的语言,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愫。这类作品常常能表现作者正直、热情、进步的心怀,如《生命的价格——七毛钱》、《白种人——上帝的骄子!》等均为这一风格的代表作,其中影响最大的是《背影》。这篇散文洗去了他往日的铅华,透过父亲的一举一动,读者似乎看到了作者惨淡的家境及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。李广田在《最完整的人格》一文中说:“《背影》一篇,论行数不满五十行,论字数不过千五百言……由于这篇短文被选为中学国文教材,在中学生心目中,‘朱自清’三个字已经和《背影》成为不可分的一体。”这里说的是解放前的情况。至于解放后,选《背影》的少了一些,而《荷塘月色》一文,则因其文笔的优美,一直被选作教材,为大中学生所吟诵。

为什么朱自清的散文如此为人所推崇?主要因为他的散文具有真、善、美的品格。真,就是内容真实、感情真挚。善,是指作品表露出来的思想感情是进步的,作者是非爱憎和广大人民群众一致。美,当然包括很多方面,而特别为一般散文作品所不可企及的,是它的语言秀美而富有韵味,既如溪水般清澈流畅,又如橄榄般甘美耐嚼。朱自清在散文创作中是怎样追求真、善、美的呢?从内容看,朱自清写的都是他亲身经历的事情。不仅大的事情有根有据,就是一个细节,也力求真实准确。他不能容忍自己的散文中出现丝毫不真实的地方。有这样一件事:他的《荷塘月色》里有一句话:“这时候最热闹的,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。”后来有一个读者写信告诉他,说蝉子夜晚是不叫的。朱自清觉得自己那晚确是听到了蝉声,但为了稳妥起见,他还是问了好几个人,并写信向某昆虫学家请教。结果大家都认为蝉子夜晚是不叫的,只是偶尔才叫。朱自清因此怀疑自己是记错了,准备在散文集《背影》再版时,删掉蝉叫这个句子。可是后来,他又两次亲耳听到月夜的蝉声,他才相信自己没有写错,而一般人对月夜蝉叫的认识不准确。他为此专门写了一篇文章,说明观察事物之不易。从这件事可以看出,朱自清在对待写作内容的真实性方面,态度是多么认真严肃。

朱自清散文感情的真挚更是有口皆碑。他的《背影》、《给亡妇》等,被称为“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”。在淡淡的笔墨中,流露出一股深情,没有半点矫揉造作,而有动人心弦的力量。他在《论逼真和如画》、《论标语口号》、《钟明<呕心苦唇录>序》等文章里,强调“真”“就是自然”,强调“修辞立其诚”,强调“宣传与写作都不能缺少……至诚的态度”。正是这种“至诚的态度”,使他把自己的真情实感,都倾注在字里行间。而这种从心灵深处流露出来的喜怒哀乐之情,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。

编辑本段

作品集

《雪朝》(诗集)1922年商务

《踪迹》(诗与散文)1924年亚东图书馆

《背影》(散文集)1928年开明

《欧游杂记》(散文集)1934年开明

《你我》(散文集)1936年,商务

《伦敦杂记》(散文集)1943年,开明

《国文教学》(论文集)1945年,开明

《经典常谈》(论文集)1946年,文光

《诗言志辨》(诗论) 1947年,开明

《新诗杂话》(诗论)1947年,作家书屋

《标准与尺度》(杂文集)1948年,文光

《语文拾零》(论文集)1948年,名山书屋

《论雅俗共赏》(杂文集)1948年,观察社

《朱自清文集》(1—4卷)1953年,开明

《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》(上下册)1981年,古籍

《朱自清序跋书评集》(论文集)1983年,三联

《朱自清散文选集》1986年,百花

《朱自清全集》(1-3卷)1988年,江苏教育(未出齐)--

朱自清散文集:

1《匆匆》

2《歌声》

3《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》

4《温州的踪迹》

5《背影》

6《航船的文明》

7《荷塘月色》

8《我爱的女人》

9《<梅花>后记》

10《白种人——上帝的骄子》

11《怀魏握青君》

12《阿河》

13《儿女》

14《哀韦杰三君》

15《旅行杂记》

16《飘零》

17《说梦》

18《白采》

19《A片》

20《一封信》

21《序》

22《春》

23《绿》

24《天问》

编辑本段

佩弦逸事

pei xuan yi shi

朱自清的名、字的由来

据说,朱自清出生后,由于其父朱鸿钧,十分喜欢苏东坡,就从东坡的诗句「腹有诗书气自华」,给儿子取名「自华」。而朱自清外号「实秋」,除了因为算命先生说他「五行缺火」,以「秋」字取「火」外,还包含了「春华秋实」的寓意。「朱自清」一名则是他自己在上大学前改的,取其「清」者「清账」、「清偿」、「清楚」之意,他要以「清」字自励。而这个名字,又的确反映了朱自清一生凛然不屈的气节。

朱自清,原名朱自华,自清这个名是1917年改的。1916年他考入北京大学预科,按照正常学历,他需要读两年预科,升入本科后还要读四年,由于家境的渐近窘迫,他已经不能按部就班地学满这漫长的六年时光,便在上预科的第二年跳级报考本科,并且被录取。此时他为了激励自己,便取《楚辞·卜居》“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严”中“自清”二字就改名为自清,表明自己甘于清贫。这就是朱自清名的由来。他的字为佩弦,也是有典故的。《韩非子•观行》:“西门豹性急,故佩韦以自缓;董安于之性缓,故佩弦以自急。”弦,绷紧,性刚劲。朱自清取字佩弦,有明显的勉励意义

函请接济家父

芦沟桥事变发生之后,朱自清先生转往大后方,他写信给当时在上海教书的李健吾,请他就近接济自己住在扬州的老父亲,李健吾自然不会让老师失望。那么,朱自清先生何以有信心如此重托他人呢?原来,这二人之间早已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。——1925年暑假过后,朱自清先生应聘来到清华大学担任了中国文学系的教授。李健吾这时刚好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毕业,考取了清华大学中文系。上第一堂课,朱自清先生点名,点到李健吾时,问道:“李健吾,这个名字怪熟的,是不是常在报纸上写文章的那个李健吾?”李健吾回答:“不敢瞒老师,是我。”确实是在师大附中读书时,李健吾就和蹇先艾等组织了爝火社,从事新文学活动了。“那我早认识你啦!”朱先生高兴地说。下课后,朱自清先生劝李健吾:“你是要学创作的,念中文系不相宜,还是转到外文系去吧。”当时中文系只念古书,所以朱自清先生这么说。李健吾听了朱自清先生的话,第二年就转到外文系去了。师生虽不在一个系,但李健吾写了作品,都先送给朱先生看,始终把朱自清先生当作导师。朱自清先生也每次都字斟句酌地帮李健吾定稿。多年互动,使他们真挚的师生情笃定终生。

不领美国救济粮

由于长期的困苦生活和工作劳累,朱自清先生患了严重的胃病。1948年初,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的时候,他的病情也加重了,然而他顾不得疗养,倒是更加忘我地投入到斗争中去。此时的朱自清先生,已经重病缠身而且无钱医治,但他毫不犹豫地在写着“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,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,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……”的宣言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,之后立即让孩子把面粉配给证退了回去。8月上旬,朱自清先生病情恶化,入院治疗无效,不幸于12日逝世,终年仅50岁。临终前,朱自清先生以微弱的声音谆谆叮嘱家人:“有件事要记住: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,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!”

关于朱自清不领美国“救济粮”这让我们看出了他热爱民族的伟大精神!

宁饿死拒受美援面粉

四十年代的中国,百业萧条,物价飞涨,民不聊生。连高等法院的教授也难以维生。贫病交加的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朱自清,一家老少只是以稀粥糊口,食不饱腹。当局为缓和教授们的不满,给他们发了「面粉配给证」,凭证可购买美元援助的平价面粉。

美国的驻华大使司徒雷登、驻沪总领事卡德宝大放厥词,攻击中国人民不识好歹,恩将仇报。据此,张奚若、吴等著名学者,于一九四八年六月十七日起草了《百十师长严正声明》,反击美国政府的诬蔑与侮辱。声明最后说:「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,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,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。下列同人同意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,一致退还配给证,特此声明。」

六月十八日,吴拿了声明来了朱自清家中征求签名。朱自清正胃病严重复发卧床不起,吴对朱自清说:「朱先生家老少九口,日子过得特别艰难,若在声明上签字,经济损失比别的教授都大。但我还是来了,是为尊重你的意见,总之是不要勉强。」

「我的秉性,吴先生是知道的。春秋时气节之士黔敖坚持不吃嗟来之食活活饿死,傲骨可嘉,足可为人师表。故我宁可饿死,也不要带有侮辱性施舍的美援面粉。」朱自清说罢,支撑着坐起来,毫不迟疑地拿起笔,在声明上工工整整写了「朱自清」三个字。

当天晚上,朱自清在日记里写了下面一段话:

在拒绝美援和美国面粉的宣言上签名,这意味着每月的生活费要减少六百万法币。下午认真思索了一阵,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,因为我们反对美国扶植日本的政策,要采取直接的行动,就不应逃避个人的责任。

六月二十一日,朱自清嘱夫人陈竹隐退还了「面粉配给证」。次日他瞥见书架上存有几张当月的面粉票,马上对妻子说:「快去退了,还有小半袋面粉一并带走,干净彻底。」

延至八月十二日,朱自清因药石罔效不治逝世,弥留之际曾张合嘴巴似有话说。夫人陈竹隐俯下身去,他吃力地、断断续续地说:「有一件事务必牢记,我是在拒绝美援的文件上签了字的,今后无论如何困难,都不能再要配给的美援面粉。」

【其他】

朱自清在西南联大教书时对学生热情鼓励,但并不轻易称许,往往为一个问题会与学生争得不可开交。他曾风趣地对学生说:“你们不易说服我,我也不易说服你们,甚至我连我的太太也说不服,虽然民主的精神在于说服。”

朱自清对教学十分认真,他对学生作业格式有具体规定:作业本第一页要空下来,把一学期作文题目依次写下,并注明起讫页数,以便查阅。

朱自清治学上认真严肃,从不滥竽充数。1934年应郑振铎邀请,一个晚上赶写了一篇《论逼真与如画》,其材料依据《佩文韵府》,因来不及检查原书,就在文章后面写明是“抄《佩文韵府》”。

朱自清写作时,喜以笔尖沾纸,速度不快,往往要细心斟酌后才写下,所以写下后无需多加删减,即成佳作。在清华大学时,他每天只能写500字;而李长之有一天曾写过15000字的论文,还外加两篇杂文。

朱自清、浦江清等相约在每周三下午2至5时,在清华园中文系会议室,把《历代诗话》和《历代诗话续编》分人剪贴,另设总论及杂类,均按罗马字母排列,半年后完成剪贴《诗话大系稿本》。

朱自清《荷塘月色》中提及蝉,有人说蝉在夜晚是不叫的。他请教昆虫学家后说:“我们往往由常有的经验作推论。例如有些蝉子夜

晚不叫,推论到所有的蝉夜晚不叫。”

1921年除夕,叶圣陶与朱自清促膝长谈,点起两支白蜡烛。朱自清即写了只有三行的《除夕》:“除夜的两支摇摇的白蜡烛光里,我眼睁睁瞅着,1921年轻轻地踅过去了”。

1923年8月俞平伯写了《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》,同年10月朱自清也以同名写了一篇。原来是两人同去的,各写所见,倒为后人留下散文游记两篇,可以一比异同。

朱自清晚年在书案的玻璃板下压有纸条,上书:“但得夕阳无限好,何须惆怅近黄昏。”

朱自清逝世,许德珩写挽联:“教书三十年,一面教,一面学,向时代学,向青年学,生能如斯,君诚健者;存留五一载,愈艰苦,愈奋斗,与丑恶斗,与暴力斗,死而后已,我哭斯人。”

梁山伯与祝英台正式海报

联系我们

Q Q:

微信号:

工作日: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微信